什么是果树“大小年”。
在果树生产中,我们经常会听到“大小年”这个词儿,大年产量很高,小年产量很低甚至近乎绝产,“大小年”情况一旦发生,不仅两年的平均产量会低于稳定年产,并且会造成树势逐渐衰弱,果树寿命急剧缩短,果园收益降低。
果树大小年的成因:
1、恶劣的自然环境。
干旱、干旱、雨涝、冻害、冰雹、晚霜等常常会打破果树年年结果的局面,当年产量骤减,出现小年的现象。花期、花芽分化期阴雨过多,坐果期干旱,晚霜的出现使花或幼果受冻而大量脱落,形成小年;树体积累的营养增加,促使花芽大量形成,下年又会形成大年。
2、树体营养分配不平衡。
果树营养分配上,**满足花、果,次为枝梢生长和花芽分化。在大年开花、结果量过多,致使树体其它器官,特别是枝条顶芽分配的养分大量减少,而果树一般在当年的7、8月份形成次年的花芽,此时期果实生长与花芽形成争夺养分,致使当年无力形成花芽,另外,幼果合成大量赤霉素,对花芽形成有抑制作用,造成第二年花芽量减少,变为小年。在小年,花果少,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增加,有充足的营养供给促使花芽分化,又使下一年变为大年。
3、栽培管理不当引起。
大年结果过量,结实过多,坐果及幼果消耗过多的养分,如修剪、疏果、水分、施肥等管理跟不上,病虫害防治不及时,叶片损伤严重,甚至出现早期落叶,像腐烂病、流胶病现象严重,使当年制造、积累的营养不足,导致花芽分化不良。次年便是小年。
解决方案:
1、重秋施肥:
秋施肥用肥量要占到全年的60-70%,此时树体充分储存养分,来年座果率显著提高,生理性落过少;秋施肥时雨水少,漏肥少(特别是沙质土),地温高,营养转化充分,营养吸收率高,同时此时正处于花芽分化关键期,此时营养供给不足会造成花芽分化不好。
2、合理的施肥结构:
按3:2:1的比例施用有机肥、无机肥、微生物肥。
方案一:有机肥(20斤成品有机肥或10斤饼肥或100斤土杂肥)+无机肥(10斤复合肥)+微生物肥(6斤益生元菌肥)。
方案二:有机肥(20斤成品有机肥或10斤饼肥或100斤土杂肥)+无机肥(8斤复合肥)+微生物肥(5斤益生元菌肥中微型)
益生元菌肥的作用:
1、深度疏松土壤50CM以上,提高土壤透气性,使含氧量增加,增强根系活力。
2、养根壮树,显著增加毛细根,根系范围更广,植物吸收营养更多更**。
3、分解除草剂、**残留及作物代谢垃圾,**作物对根系的毒害。
4、保水保肥,平衡营养吸收,促进作物对营养的分解,达到显著增产的效果。